南宋博物院(位于南宋皇城大遗址的核心)
2009年11月25日必将载入杭州的发展史。谋划了十年之久的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于昨日正式启动,拉开建设序幕。对杭州而言,南宋皇城遗址既是举世无双的“镇城之宝”,但又是深埋于地下的“明珠”。实施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可以让这颗深埋于地下的“明珠”把杭州照得更加熠熠生辉,让这块举世无双的“镇城之宝”为杭州申遗增加重要砝码,让“南宋牌”为杭州打造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添上一张唯我独有的“王牌”。
这是一颗深埋于地下的“明珠”
南宋皇城坐落在杭州凤凰山东麓,是南宋王朝在隋、唐杭州州治和五代吴越王钱镠修建的“子城”(宫城)、“罗城”(都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皇城选址在山水之间,因山就势、气势浑成,规模宏大、巍峨壮丽,完全可以与北宋汴梁皇城相媲美。南宋灭亡后,由于种种原因,南宋古都遭到了严重破坏,整个皇城渐成废墟,地表建筑荡然无存,宫殿等遗址均深埋地下,但保存非常完整。
经过二十多年的考古勘探,目前已初步确定南宋皇城(大内)遗址的范围:东起馒头山东麓,西至凤凰山,南至宋城路一带,北至万松岭南,占地面积约50万平方米。2001年,以南宋皇城遗址为核心的南宋临安城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国家列入“十一五”100处重要大遗址名录,蕴含着极高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在文物价值上,南宋皇城所在的凤凰山麓叠压了隋、唐、吴越、宋、元等朝代的文化积淀,承载着杭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南宋皇城地下及周边,遗址十分丰富。其中,南宋太庙遗址等五处南宋遗址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时,这个区域还有大量与南宋有关的自然人文景观,包括雷峰塔、净慈寺、万松书院、吴山、玉皇山、凤凰山、将台山、八卦田等等。这些弥足珍贵的遗址和景观,将为研究南宋历史,还原一个真实的南宋,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
在艺术价值上,南宋皇城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建筑设计和园林建设水平,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科学价值上,皇城是古代社会中工程量最为浩大的建筑,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综合体现。南宋皇城遗址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实物资料。皇城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规模宏大、形制多样、用材高档、营造考究,是中国中古时期宫殿和园林建设的扛鼎之作。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三省六部遗迹、南宋临安府府衙遗址等,为研究南宋临安城城市规划格局、开放式街巷布局、中国南方城市路河相融城市风貌以及研究宋代建筑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这是历史的选择和现实的抉择
实施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战略抉择。
南宋时期无论是文化教育的普及、文学艺术的繁荣、学术思想的活跃、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是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作为南宋临安人的后人,杭州有责任保护好历史赐予的宝贵财富,通过实施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延续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真正做到上无愧于先人,下无愧于子孙后代。
南宋都城临安,经过148年的精心营建,规模名列十二三世纪世界首位,成为当时最为繁华的世界大都会,被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实施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对南宋皇城大遗址加以系统研究、综合保护和合理利用,保护好南宋皇城大遗址这一“无价之宝”,保护好杭州历史的“活化石”、杭州文化的“主源头”,对传承杭州历史文化,延续杭州城市文脉,进一步提高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含金量”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一是将其完好地保存下来传承后人,二是实现这一宝贵资源在当代的全民共享。以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为载体,建设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可以让灿烂的南宋文明与优美怡人的城市公园完美融合,让厚重的文化遗址以轻松愉悦的形式出现,吸引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自发地走近南宋皇城大遗址,感知遗址,热爱遗址,把南宋皇城大遗址公园打造成传播南宋历史文化的“大课堂”,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主阵地”,展示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金橱窗”,实现南宋皇城大遗址社会价值的最大化。
南宋皇城大遗址是杭州城市“含金量”最高的“金名片”,是杭州城市的标志和象征,是与西湖、西溪、京杭大运河相得益彰的“金字招牌”。实施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对于把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