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 |
 |
|
市民期待'无购物旅行' |
http://www.intohangzhou.com 作者:- 来自:新华网 发布日期:2005-4-21 |
距“五一”长假出行还有十天时间,翻开报纸,各种旅游广告扑面而来。然而面对旅行社精心推出的各条线路,大多数市民表现得格外谨慎,其原因之一,就是个别旅行社在旅行途中,频频安排购物,让市民“望而却步”。一些准备出行的市民在选择旅游方式时,开始热衷于“纯玩团”,目的就是防止被导游宰上一刀。
市民:旅游购物搅了好心情
很多旅行社将购物的时间安排在游程中,为了增加购物量,他们将景点的参观时间定得非常紧凑,购物时间却给得非常宽裕。更有甚者,一些导游还擅自修改线路,减少景点,把游客带到不是景点的茶艺馆品茶,品茶是假,推销茶叶是真,实在叫人败兴。
“整个旅游,简直就是购物游!可以说,每站都有购物安排,仅一天内就能进三家玉石店,而且一个店就安排了长达40分钟的购物时间。为了赶时间,一些真正需要游客多停留、游览的景点,却只安排了15到20分钟,甚至于一些景点,连门儿都没进,只是站在门口望了一眼。整个行程中,购物就占去了三分之一。”
旅游购物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因为某些旅行社和导游别出心裁的安排,使这一活动完全变了味。有些导游介绍景点时只是草草带过,却在购物上对游客大作宣传,不遗余力。时间安排上也显得极不合理,在景区只作短暂停留,到了商店却是乐此不疲,流连忘返。作为游客,他呼吁旅行社“把强制购物的时间还给游客”。
旅行社:“旅游购物,我们也很无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行社负责人说,一直以来,购物与食、住、行、游、娱一起,构成旅游活动的6大要素。购物作为旅游中一个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旅行社在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提供有品位的购物项目,可以带给游客除游山玩水之外的更多的乐趣。但由于种种原因,旅游购物成了一些旅行社、导游借此谋取高额利益的途径,使得人们在旅游时“谈购色变”。尤其是港澳线、海南线,如果不加入购物项目,就会出现地接社“甩团”的现象。以购物项目较多的海南游为例,旅游价格的市场特性非常鲜明,游客多立即涨价,游客少立即跌价。“黄金周”期间涨价最多的往往就是海南游。在淡季,不仅酒店降价,包位包机的旅行社也不得不把价格下浮。但是降价都有一个限度,如果太低,行程中就要追加差价并多次安排购物,否则地接社就拒绝接团。作为组团社如果不加购物项目,就会丢掉了一块市场,所以明知深受其害,可也只能硬着头皮做。
旅游主管部门:规范尚待时日
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购物本身是旅游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作为旅游者,也并非完全反对购物,在旅游中逛逛商店,买些当地特产或纪念品,本来是件轻松愉快的事。但现阶段旅游市场低价竞争现象比较严重,一些旅行社竟把购物作为重头,将游、购本末倒置。一些导游还搞导购“宰客”,不仅影响了旅行社及导游的形象,也败坏了整个旅游行业的声誉。为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目前本地一些正规的旅行社对此也有察觉,并有的放矢地推出了“无购物旅行团”,这一旅游新形式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品种,为游客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游客与旅行社间因购物而产生的纠纷,使游程不再缩水,让游客开开心心出游,明明白白消费。但由于该项目刚刚推出,加之旅游费用比购物旅游团高出百余元,令人误认为价格过高不愿选择。因此,本地一些推出这一新项目的旅行社都因生意清淡很少组团。所以说,无购物旅行要想形成气候,还需要一段时间规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