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 |
 |
|
未来一年内印度洋海啸可能再袭东南亚 |
http://www.intohangzhou.com 作者:- 来自:国际金融报 发布日期:2005-3-21 |
研究东南亚海啸后效应的科学家警告,在未来一年内,印度洋有可能发生第二次强烈地震。
该地区的局部海床于日前发生里氏6级地震,印尼亚齐省海床以下19英里的板块受到影响,但没有引发海啸,无人伤亡。领衔此次研究的约翰·麦克劳斯基教授表示:“这次地震中探测到,地壳压力大范围增长。”
去年年底的印度洋板块地震导致苏门答腊岛沿岸地壳下滑,从而引发东南亚海啸,同时这两个断层所积聚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并可能引发里氏7.5级地震。科学家们表示:虽然他们不能准确预告下一次地震何时到来,但一年内同一地区爆发两次大规模地震的先例是有的。
劫后余生 印度洋地震海啸生存者实录
研究显示,地震发生的高危地段是巽他海沟中一段31英里的区域,正好与去年年底印度洋地震造成的长达745英里的破裂带相邻。巽他海沟曾于1833年和1861年发生地震,并引发致命海啸。此外,正在向苏门答腊岛板块下部移动的断层中,一段185英里的区域也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此区域靠近正在重建中的亚齐省。
研究小组利用电脑模拟去年“12·26“印度洋板块地震,重现当时震中及周围地壳板块的运动状况。由于在地震中断层的某些部分会下滑得比其它部分严重,压力在地层中的分布变得互不调合,这意味着地震学家无法确定第二次地震的风险到底是增大还是减小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小组利用了弹力数学模型。他们将地球看做一个巨大的橡皮球,通过对两个危险地带断层中的某些点进行测量,预测周围岩层的运动方向,进而判断地震发生的可能性。
科学家们强烈建议建立印度洋预警系统。美国地理学会会长皮特强调,所有工作都应确保印度洋监控系统以及相关协议能有效运行。
也有人认为麦克劳斯基的研究是杞人忧天。地理学家尼克认为,在麦克劳斯基的研究中。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第二次地震即将到来,错误预警只会制造更多的麻烦。
东南亚地区各国及联合国专家们已于上周在巴黎会议上达成共识,印度洋地震海啸预警系统将于2006年底完工,届时,潮水测量与海床感应网络将安装完毕,美国和日本将对印度洋的异常地壳活动发出警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