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 |
 |
|
中华小吃成世博快餐 专家:尽早启动世博食品工程 |
http://www.intohangzhou.com 作者:- 来自:文汇报 发布日期:2005-1-25 |
在外国游客眼里,生煎、小笼等中华美食一定赛过汉堡、匹萨等洋快餐。周末,由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主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食品安全专题研讨会"上,来自全市食品、卫生界的专家联合建议,尽早启动上海世博食品工程,把咱老百姓餐桌上的风味佳肴变成健康、安全的世博快餐。
饮食文化为世博加分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2010年上海世博会,7000万游客吃得如何,必将成为申城的"印象分"。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提出,加快世博快餐营养食品的研发,并为每份套餐加贴中英文营养标签。历届世博会的经验表明,展览期间,消耗量最大的是快餐。由此入手,让游客品尝到既独特又营养的健康美食,同时展现"重在营养、善在调味、美在造型"的中华饮食文化精华,岂不一举两得?
"上锁"的快餐才安全
世博快餐要好吃,更要安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察处处长程国栋说,政策法规、行政监管、技术检测、评估预警、安全供给、民众教育这六把"安全锁",把把得锁牢。
统计显示,近十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但因生产和入市门槛低,食品加工企业80%属中小企业,技术力量单薄,卫生意识堪忧。隐患不能留给世博会,有关部门已着手制定《上海市食品监管暂行办法》,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应急预案,问题食品坚决召回,安全责任严厉追究,品牌企业大力扶持。
一日三餐有指南
一日三餐吃什么?答案自然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若要吃得舒服健康,还得听权威部门的消费指南。
市食品研究所副所长马志英认为,很有必要开辟一条及时、可信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渠道。目前时有关于食品质量的抽查报告见诸报端,但发布者往往各自为政,抽查结果有时还相互矛盾。因此,规范执法、统一发布是关键。什么时候"食品安全报告"变得像天气预报一样及时、明白,市民就能敞开胃口,放心大胆地吃了。(来源:文汇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