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闻 |
 |
|
激情2004:中国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并有新突破 |
http://www.intohangzhou.com 作者:- 来自:- 发布日期:2005-1-5 |
2004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态势如何?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为此,记者采访了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
问:经过去年非典的影响,2004年我国在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这三大方面恢复得如何,相比2002年有无增长?
答:2004年,旅游全行业迎难而上,战胜了前几个月的“非典”个案和禽流感的冲击,使旅游市场恢复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并最终实现了旅游市场的全面振兴和新突破,在我国旅游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新的辉煌:
——入境旅游全面恢复振兴。全年入境人数将首次突破1亿人次大关,可达1.08亿人次,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增长18%和10%;其中外国人可达1680万人次,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增长47%和12.5%;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可达4100万人次,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增长24.4%和11.4%;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可达250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增长43.7%和22.6%。
——国内旅游持续兴旺发展。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的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创历史新高,“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的接待人数都突破1亿人次大关,“十一”黄金周的旅游收入则突破400亿元。预计全年国内旅游人数可达9.3亿人次以上,国内旅游收入可达4000亿元以上,比2002年分别增长5.9%和3.1%以上。
——出国(境)旅游继续迅猛发展。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新开放的旅游目的地达38个国家,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共达90个,已经开展公民组团旅游业务的达63个。预计全年出境人数可达2800万人次,分别比2003年和2002年增长38.5%和68.7%。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新兴旅游客源大国的形象更加突出,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
问:在入境旅游方面,我们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使其快速恢复?
答:2004年,我国入境旅游实现全面恢复振兴并有新突破,得益于我国政通人和、经济稳定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等宏观环境,当然也与旅游全行业全面强化促销、着力开拓市场紧密相关。这一年,我们在争取海外旅行商方面有许多新举措。比如,抓住美国旅行批发商协会召开年会之机,由何局长亲自率团,在美国成功地举办了以“2008北京-中国欢迎您”为主题的“中国之夜”大型宣传促销活动,为中国旅游产品进入美国旅行商庞大的销售系统开辟了蹊径。又如,邀请主要客源国的近百名大型旅行商参加中国四川国际旅游节,招徕48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多名旅行商参加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都对巩固传统客源市场、开发新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一年,我们还进一步加强了对主要客源市场的广告宣传,并在雅典举行了“2008北京—中国欢迎您”奥运旅游系列宣传计划启动仪式;利用“中法文化年”活动在巴黎举办中国旅游展和推介会;利用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展对东南亚国家的宣传促销。可以说,从今年年初到岁末,从国家旅游局到各省区市旅游局,对外宣传促销活动从未松懈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持续开展的对外宣传促销活动,不但对今年我国入境市场的全面恢复振兴产生了重要作用,还将为明年我国入境旅游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问:今年国家旅游局对三百多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进行了验收,为什么要树立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工农业旅游在整个旅游产品中,占怎样的地位?
答:工农业旅游是以工农业生产过程、工厂农村风貌、工人农民工作生活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在欧美等国家早已有之。国家旅游局从十多年前开始,就注意了解和研究这方面的状况,2001年正式提出了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工作任务,并为此制定了指导规范和检查验收标准。今年四五月间,国家旅游局举全局之力,组成30个验收组,对分布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340多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申报单位集中进行了检查验收,在此基础上批准了306家单位为首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在全国树立起了样板。发展工农业旅游,可以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解决“三农”问题和就业再就业问题,促进城乡、地区、经济社会及人与自然统筹发展中发挥特殊功能,受到了地方政府、申报单位和工人农民的衷心欢迎。对于旅游行业来说,这也是拓展旅游资源观、丰富优化旅游产品、扩大旅游经济覆盖面、延长旅游产业链、增强我国旅游业发展后劲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级旅游局要进一步加强规划和指导,提高工农业旅游的产品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工农业旅游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问:“红色旅游”是近些年才提出的旅游产品,国家旅游局在推广“红色旅游”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近几年来,在旅游、宣传、党史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推动下,“红色旅游”已有一定规模,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上半年,国家旅游局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指示和中宣部的有关要求,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